形态描述
雌蛛体长9.80。前眼列后曲,后眼列稍后曲,前、后侧眼相邻接,中眼域长宽相等,前边大于后边。背甲黄褐色,两侧具黑褐色条斑或块斑,上被白色绒毛,中窝横向凹陷,偏后方,颈沟明显,放射沟不明显。头区正中央有一对黑褐色线纹,前端始自后中眼后侧,后端达中窝前方。胸甲褐色,周围具缺刻,前端宽而稍凹,后端狭窄。螯肢褐色,前齿堤4齿。以第3齿最大,后齿堤3齿,各齿大小相等,最后1齿与前齿堤之第3齿并列。触肢黄褐色,颚叶外侧黄色具黑色细边,内侧白色,下唇长宽相等,基部褐色,端部白色,步足黄橙色,各节有黑褐色环纹。足式为1,2,4,3。腹部卵圆形,前端伏于背甲后部的上方,整个腹部背面布有白色鳞斑及褐色网纹,心斑隐约可见,略显褐色,其两侧各有4个褐色肌痕,对称排列,以第2对肌痕为最大。另外,在背面两侧各有一波状黑褐色条斑,至中段向后达尾端逐渐左右靠拢,两波纹间的色泽深,构成一个大型褐色叶斑。腹部腹面灰黄色,密布褐色短毛。外雌器的垂体呈球棒状,两侧各有一弧形凹陷,内部结构如图230c,所示。
观察标本:仿胡金林等对新疆新源(野果林,海拔850米)标本的记载,1983年8月26日,吴文贵采
观察标本:仿胡金林等对新疆新源(野果林,海拔850米)标本的记载,1983年8月26日,吴文贵采